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我国第一本报道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研究方面的学术性刊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承办。本刊适用于临床医生;医药科技人员、教学人员、学生;医政药政管理人员、药检人员;以及公安、海关等部门的有关人员;戒毒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毒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7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92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4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国毒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718
  • 国内刊号:11-392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我国药物滥用与成瘾的流行现状及趋势研究新进展

    药物滥用和药物成瘾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警觉.药物滥用(drugabuse)是指非医疗目的反复、大量使用具有依赖性特性或依赖性潜力的药,为的是体验该药物产生的特殊精神效应,并由此导致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1].药物成瘾是一种机体反复与药物接触引起的慢性复发性脑病,其主要特点是强迫性药物使用、持续性渴求状态和对药物渴求控制力的减弱[2].......

    作者:周鹃;田克仁;万凯化;余超;廖君 刊期: 2015- 01

  • 苯丙胺类药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毒品滥用的种类逐渐由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海洛因转变为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精神兴奋性毒品.苯丙胺类药物属有机胺类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著的兴奋作用,并极易产生精神依赖,其滥用可造成广泛的神经系统损害,临床上表现为持续的认知功能障碍[1].目前,苯丙胺类药物滥用流行趋势严峻,其阳性检出率迅速上升,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公共健康,还增加了社会治安隐患.因此,如何有效地从生物样品中检测出苯......

    作者:侯玉飞 刊期: 2015- 01

  • 药物成瘾与表观遗传学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病,其特点为强迫性觅药行为和对药物的持续渴求[1].药物的滥用会导致神经结构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大脑区域的改变,造成分子、细胞、整体水平的持续性改变,从而产生异常的成瘾行为.研究证明,药物滥用导致特定脑区的基因表达异常是神经和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分子基础.......

    作者:陈绮;梁军成;邓艳萍 刊期: 2015- 01

  • 美国甲基苯丙胺滥用的历史和现状

    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药物依赖性(主要是精神依赖性)、中枢神经兴奋、致幻、食欲抑制和拟交感效应等药理、毒理学特性,是联合国《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管制的精神活性物质.从1919年日本人合成甲基苯丙胺后,它就迅速在全世界流行开来,我国已经成为甲基苯丙胺滥用的重灾区.萌芽于20世纪初的全球毒品控制体系是在美国主导下逐渐形成的,因此研究美国甲基苯丙胺滥用的历史和现状对我国禁毒斗......

    作者:周立民;陶蓉蓉;马立骥 刊期: 2015- 01

  • 辅酶A出现过敏反应两例报道

    孝感市社会福利和医疗康复中心戒毒所近一年来收治酒精依赖综合征的病人43例,使用能量合剂(5%的葡萄糖500ml,三磷酸腺苷40mg,辅酶A100u,维生素C3.0g)用于辅助治疗,出现辅酶A过敏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敏 刊期: 2015- 01

  • 精神分裂症合并多种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缓解期)一例报告

    患者男,24a,未婚,初中文化,无业.因反复滥用K粉、麻古、冰毒4a,伴乱讲、行为怪异等3a,于2013年11月24日入院.患者家属诉患者2007年前(约18a时)在酒吧玩时开始滥用摇头丸(从1粒-3粒·次-1不等),从偶用,娱乐性用,后慢慢开始滥用K粉(每日约鼻吸3g-5g,大量达10g·d-1),几乎天天吸,持续多年从未间断吸毒,直至被送入强制戒毒所.在此期间亦偶滥用麻古及冰毒(0.1g-0.......

    作者:徐彩娟;郝伟;刘铁桥 刊期: 2015- 01

  • 唑吡坦引起幻视1例

    唑吡坦为非苯二氮革类促睡眠药,该药可选择性的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上的α1亚基,引起氯离子内流,细胞膜超级化,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口服后可被迅速吸收,半衰期约2.6h,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适用于失眠症的短期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为幻觉、谵妄、睡眠行为异常等.宁波市第一医院门诊遇1例睡眠障碍患者服该药后引起幻视,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庆玉;王训强;季蕴辛;阮列敏 刊期: 2015- 01

  • 第十三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国际精神疾病研讨会报道

    2014年10月30日-11月1日,第十三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国际精神疾病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闽南大酒店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毒理学会、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主办.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副所长时杰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MalcolmHopwood教授、美国Roskamp研究所脑疾病研究及治疗中心申勇教授、台湾中正大学杨士隆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陈佳鼐......

    作者:吴萍 刊期: 2015- 01

  • 中国合成毒品滥用防治专家委员会成立

    近年来,以“冰毒”、“摇头丸”、“K粉”为代表的合成毒品在我国悄然蔓延肆虐,引发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而且合成毒品滥用的主要人群为青少年,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和社会发展.根据公安部门的数据,截至2014年11月底,我国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已达139.1万人,年均增加17.3万人,增幅达36%,呈现合成毒品滥用人员低龄化、滥用区域扩大化和种类多样化的趋势.全国登记在册滥用合......

    作者:吴萍 刊期: 2015- 01

  • 北京市社区戒毒的对策研究

    “社区戒毒”是我国2008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第三十二条、三十三条及三十四条中针对当前社会毒品危害新形势提出的不同于“强制戒毒”的全新戒毒模式[1].这种新的戒毒模式在全国各地执行实施过程中,对当地的禁毒工作的规范整体上还是收到比较好的社会效果.但由于各地区在人口结构、地域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也决定了这种新的戒毒模式在各地区执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

    作者:张刃 刊期: 2015- 01